发布时间:2015-11-18 05:53:46 来源: 腾讯网
腾讯财经讯(邬川)
“ 我们现在对人民币最重要的担忧,就是近期中国货币管理当局,对 人民币汇率 有比较多的调控。”曾经掌舵美联储近二十年的 格林斯潘 ,在11月18日举行的“《财经》年会2016:预测与战略”上,通过远程视频做出如上表态。
11月13日,IMF(国际货币基金组织)总裁克里斯蒂娜•拉加德,在IMF网站发表声明称,经过评估,人民币符合可自由使用货币要求,因此,建议董事会认定人民币可自由使用,将其作为 英镑 、 欧元 、 美元 、 日元 之外的第五种货币,纳入特别提款权(SDR)篮子。
格林斯潘表示,由于中国的经济影响力,体现在全球 金融 方面,就是把人民币变成了具有可兑换性的货币。“显然人民币会进入SDR。“他判断。
这正在传递一个清晰的信号: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在不断加快;中国在实现资本项目自由兑换目标上,又更近一步。但同时,这对中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运作而言,并非全然没有挑战。
格林斯潘的担忧在于,由于美元的 汇率 比较固定,但近期中国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有比较多的调控,“因此在这种机制下,到底会有什么样的风险,目前尚不太确定。”他如是说道。
格林斯潘关注到,今年8月初人民币在 外汇 市场上的表现。“当时货币市场兑换量下降,中国人民 银行 在这样一个阶段,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控制。”他认为,这显示了中国央行与美国货币当局的处境截然不同。“美元当然也会受到汇率市场影响,但却没有办法去控制。”他表示。
在格林斯潘看来,人民币国际化的核心问题在于,能否达到一个平衡点,“也就是中国央行不需要介入的前提下,人民币能否实现真正完全自由兑换。”
“如果央行保持不介入的立场,市场便不会因政策决策,而受到太大影响。”他认为,这对于私营部门的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而言,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预测因素和信号,至少他们不用担心一些完全不可控的外部因素。